荆门依工立市,近年来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但因缺乏科技支撑,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拦路虎”。
如何强化科技创新,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2021年,荆门启动建设荆楚科创城,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校地双方深度融合发展,建立起全面、长期、务实、多层次的合作关系。
一次结缘
让豆角酱菜年销近万吨
位于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湖北聚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生产酱腌菜的行业龙头企业,其“永超”牌散装酱腌菜市场份额排全国前三。该公司以往主要靠采购全国各地发酵好的原料进行加工,近几年,致力于推进原料本地化,解决酱菜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但由于缺乏科技支撑,公司发酵新鲜蔬菜的技术存在短板,只能沿用传统发酵工艺。
2019年,湖北工业大学推进“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工程,该校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副教授柳志杰成为聚汇公司科技顾问,帮助攻克新鲜蔬菜发酵技术。
经过半年的持续攻关,柳志杰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发出微生物发酵提升产品营养功能品质和降亚硝酸盐的工艺技术,一举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与传统工艺相比,新技术缩短了发酵周期、避免了杂菌污染、消除了食品生产安全隐患,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近年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聚汇公司在屈家岭及周边县市区发展了近4000亩的豆角基地,加上雪菜、萝卜、莴笋等2000多亩基地,带动4000多农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
“2021年,公司产值首次突破3亿元。柳博士科研团队加快了我们原料本土化的进度,使公司酱腌菜品质更加稳定风味更好,帮助公司实现了豆角酱菜从零到现在年销售近万吨的跨越。”汇聚公司总经理吴永超说。
走访调研
为企业“把脉问诊”
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技术转移荆门中心,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武汉工程大学共建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2021年5月17日,荆门与数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纸变钱”能力。
汪超是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同时也是该校荆门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法定代表人。他带领团队,近8个月提取企业有效技术需求68个,最终解决企业技术需求5个。
两个月前,汪超带领团队到荆门万华禾香板业有限公司调研,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坚提出,有个一直困扰企业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因高温环境,设备核心零部件绕杠上的润滑油容易炭化,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人工将绕杠拆下刮除积炭,费时费力。接到“课题”后,汪超组织起科研团队敲定解决方案,仅用两个月就研发出积炭清洗剂,交给万华禾香板业使用。
“一台设备有一万多个绕杠,人力刮除积炭不彻底,而且会影响设备精度。现在有了汪教授团队研发的清洗剂,每年至少能节省1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时间成本。”杨志坚说。
聚焦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走遍高企”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荆门市先后组织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120名专家教授深入全市300多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现场为企业“把脉问诊”,共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58个,新引进20多个专家团队入驻。
重奖驱动3个平台创新
“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失去竞争力。”谈起创新二字,湖北金汉江精制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宗清感触颇深。
金汉江公司位于钟祥市,是专业研发、生产精制棉纤维素的行业龙头企业,多年来与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保持合作,坚持技术创新,先后开发出6个国家重点新产品,5次改写国家标准,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和美国专利。
“聘请高校师生当荣誉员工、发放各类补助补贴、每次对接亲自接送……我们与高校科研人员不仅是合作关系,更像是朋友。”范宗清直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而与高校持续进行科研合作尤为关键。
“现在有了市校合作平台,更多企业能受益。”范宗清表示,作为企业家,他很看好荆门市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设立的前述3个平台。
如何让市校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效能?荆门打出“组合拳”:3年内每年给予每个平台100万元运行经费和400万元科研经费奖补,为科研人员提供办公场所、住宿公寓,提供全方位服务。“我们还与高校协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和绩效考评细则,明确了平台负责人和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