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攻关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湖工大与共同药业公司校企合作掠影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覆盖工、文、理、艺、经、管、法、教、医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在湖北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的、水平较高的骨干大学”;拥有丰富的办学层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共同药业,股票代码:300966)创建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药物原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甾体药物生产所需的起始物料和中间体。公司的产品种类丰富,目前可生产的产品种类多达100 余种,能够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并受到市场认可。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而且在逐年上升,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公司已与国内甾体药物龙头企业天药股份、溢多利以及国际知名制药企业CHEMO 和AMRI 等国内外客户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拥有共同生物科技、共同医药健康两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植物甾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甾体药物及中间体工程研究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并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和“发展工业经济优秀单位”等荣誉,凭借“利用植物甾醇发酵生产雄烯二酮新工艺”获得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颁布的“中国好技术”称号。
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 4.68 亿元,上缴税收 2710.94 万元,净利润 5319.54 万元。公司近三年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 7476 万元,近三年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占上年销售收入比例为 5.5%。
湖北共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厂景
湖工大与共同药业公司联合成立了校企创新中心,现有研发人员34人,其中专职科研34人,高校人员11人。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21人,所占比例62%,其中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3人、讲师6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和实验师1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7人。校企创新中心主要聚焦于甾体药物的产业链,面向前沿的产品工艺技术进行研究。
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围绕企业的技术瓶颈,根据市场需求,合力开展攻关,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先后解决我国现有甾体药物生产菌转化效率低、专一性弱,以及现有生产工艺污染大、工艺长、收率低等关键技术;开展了最新第四代酶技术研发,利用基因工程等手段对菌种进行改造,得到能生产各种甾体目标物的相应菌种,开发出17位还原酶、1,2位脱氢酶对甾体分子结构特殊位点进行改造的集成技术;探索开发利用生物转化技术直接制备4-雄烯二酮(4-AD)、9羟基-雄烯二酮(9α-OH-AD)、1,4-雄烯二酮(ADD)等多种甾体药物转化关键中间体以及开发覆盖性激素、孕激素、皮质激素三大重要甾体药物,转化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能耗小的新工艺。
创新中心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创新中心和共同药业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产品1
创新中心和共同药业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产品2
自校企联合创新中心建立以来,已累计获得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2021年新获授权发明专利一项:“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专利号:ZL201910243000.7);实用新型专利26项,其中2021年获授权8项。2020年和2021年新申请发明专利5项,分别为:一种6-去氢诺龙醋酸酯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2110309385.X);一种3,5-雌甾二烯-3,17β-二醋酸酯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2110334603.5);一种氧雄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2110309415.7);一种甾体化合物发酵菌渣固化及脱水处理的方法(申请号:201911183561.9);一种提高甾药生产菌株活力的甾药前体发酵生产方法(申请号:201911183562.3),科技成果显著。同时公司实现了多项科研项目的推进,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部分科研成果进行了转化并已实现了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企合作取得的专利1
校企合作取得的专利2
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的建立,为公司科研团队引进高级别科研专家11人,提升了公司的科研水平。推动了公司“甾体药物黄体酮重要中间体双降醇生产关键技术”,“生物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去氢表雄酮关键技术”,“一种黄体酮的合成方法”等多个技术项目的研究和产业化。期间为公司培养新的研发技术骨干5名。校企联合中心促进的项目的产业化使公司新增年产值 1 亿元,上交销售税金及附加 404万元,实现利润 1080万元,所得税 191 万元,新增就业 50 人。
创新中心科技人员在共同药业公司现场了解新技术运用情况